
生活中,常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,而有些“怪事”的背后,隱藏著的是某種疾病。什么樣的事情如此奇怪?什么樣的“怪病”讓人難以想象?為您揭開“怪事”背后的秘密,為你解析“怪病”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。
身體健康的張大媽,搟面時把腿“搟”斷了!這件事情在偃師市城關鎮不脛而走。怎么可能呢?沒有見到張大媽的人,認為這樣的事情太不可思太了。然而,此事并非空穴來風,張大媽真的住院了。
用力踩地腿斷了
張大媽今年75歲,家住偃師市城關鎮,身體健康,平時家務活全由她一人承包。十一期間,張大媽的侄子從外地回來,非常想吃漿面條。張大媽一聽侄子有這想法,立即挽起袖子下廚操作。
面和得有點多,張大媽搟起來有點費力,當她雙手用力,左腳用力蹬地時,不小心滑了一下,當時,張大媽只覺得左大腿根部有些脹痛,但并未在意,一直堅持把漿面條做好。
吃過飯,張大媽覺得左髖部疼痛不斷加重,走路也不太方便。家人看她走路難受的樣子,決定帶她到醫院看看。通過拍片、骨密度檢測,醫生告訴張大媽,她的左股骨頸骨折了。
沒跌倒、沒摔著,怎么稍微滑一下就骨折了?張大媽覺得自己的骨折太奇怪了。
醫生告訴張大媽,骨折的原因是她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,搟面時,腿太用力,加上腳滑,使原本疏松的骨頭發生了骨折。幸運的是,張大媽的骨頭沒有發生明顯移位,可以采用保守治療。
骨質疏松很常見
什么是骨質疏松?河南省骨質疏松與代謝性骨病委員會主任委員、正骨醫院骨質疏松科主任、主任醫師孔西建進行了解答。
孔醫生說,骨質疏松的發病率與年齡成正比,張大媽今年75歲,她的胃腸道、肝腎功能下降,阿法羥化酶下降,導致骨代謝異常、骨質吸收增加,因為慢性長期的骨流失,從而發生老年性骨質疏松。骨質流失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臨床癥狀也不明顯,所以,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了骨質疏松。
骨質疏松的危害屬于“潛伏”型的,當骨質疏松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,人輕微受到外力影響,就可能骨折。
老年性骨質疏松多發生在65歲以上的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,輕微的動作或碰撞即可引起骨折。據統計,老年性股骨頸骨折患者,因臥床時,合并發生褥瘡、泌尿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,兩年內死亡率約20%。
孔醫生提醒,骨質疏松患者要盡早診斷,及時規范治療,才能免受骨折痛苦。骨質疏松屬于全身性疾病,容易引起反復的骨折,所以,骨折手術后患者康復后,仍要堅持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。
一分鐘自測骨質疏松
孔醫生給大家提供了一份一分鐘自測骨質疏松問答。
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就傷到骨骼?
您的父母有沒有出現過輕微碰撞就出現髖部骨折的情況?
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“可的松”、“強的松”等激素類藥物嗎?
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厘米?
您是否經常大量飲酒?
您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?
您經常腹瀉嗎?
女士回答:您是否在45歲前就絕經了?
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(懷孕期除除外)?
男士回答:您是否患有陽痿或缺乏性欲?
以上10個問題,只要其中一道題回答為“是”,那就表明您有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。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測,進一步明確診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