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松是一種癥狀不明顯的,進行性發展的疾病,醫生將其形象的比喻為“冷酷的隱形殺手”。骨質疏松作為一種疾病,愈來愈受到公眾的關注,而其嚴重的并發癥——骨折更受到醫生以及民眾的廣泛重視。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骼變得脆弱和易碎的狀態,處于這種狀態的骨比正常的骨更容易發生骨折。即使是一次輕微的跌倒也可能導致嚴重的骨折。
不同階段變化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,骨質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已成為威脅老年社會的主要疾病之一。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,而在我國60歲以上的骨質疏松患者高達40%~50%,約25%因骨質疏松發生骨折,70歲以上骨折發生率可達50%~80%。由此引起的嚴重的醫療和社會負擔,已引起公眾廣泛的重視,并將骨質疏松癥列為3大重點攻關研究的老年疾病之一。
流行病學統計表明50%的50歲以上的白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松。在女性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風險相當患乳腺癌、宮頸癌、宮內膜癌之總和。在美國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引起的醫療費用達150億美元。
對于骨質疏松來說早期診斷是關鍵,早期治療可使之逆轉。骨密度儀是用于早期診斷骨質疏松的先進設備。大量研究證實,骨密度能夠準確預測絕經后婦女發生骨折的危險性。X線骨密度儀檢測骨質疏松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是診斷骨質疏松癥、預測骨折風險、檢測療效及評估骨量丟失的“金標準”。其測定原理是根據射線被骨礦物質吸收以后測定未吸收的射線量,骨礦物質愈多,經過組織吸收以后剩余的射線的量愈少。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高降低、姿勢發生變化或出現背痛,請進行一次骨礦物質密度檢查,它將會有助于診斷骨質疏松癥。
依據國際骨質疏松協會的建議,骨質疏松的檢測對象:
①所有50歲以下的絕經后的婦女。
②所有50歲以上的婦女。
③所有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。
④有骨折的絕經后的婦女。
⑤接受激素替代治療的婦女。
⑥皮質激素的服用者。
⑦代謝和生長障礙者。
⑧運動醫學的服務對象。
⑨減肥效果的檢測。
⑩關節置換術后骨質含量的測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