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在于運動,骨量的維持亦需運動。若局部制動(例外傷及骨折,肢體上石膏固定,或全身性制動(例長期臥床),除可引起局部及全身骨骼肌的萎縮外,亦可使骨發生廢用性骨質疏松。正常50歲以上成年人,每年骨丟失量<1%,但臥床一周,丟失骨量>1%。如果長期臥床3~4個月,可喪失全身骨量的20%,有人研究發現,脊柱骨在臥床情況下更易丟失骨量,臥床36周可丟失20~40%,所以患病后,久臥床上易致骨質疏松癥。應盡量減少臥床時間,鼓勵間歇起床活動,或作床上鍛煉。四肢骨折上石膏后,會引起局部骨質疏松,這種制動是可復性的,一旦石膏去除,重新負重后,約在第九天起骨量開始回升,有人認為重新負重2~3周后即可恢復,但亦有人認為固定時間長,有時需數月,甚至較長時間方能恢復到正常或部分恢復。 |